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行业资讯

阳光玫瑰葡萄上的果锈产生的原因有哪些?

发布时间: 2022-05-10 作者: 分享到:
二维码分享

  果锈是葡萄果面上形成条状、块状或不规则状的锈色木栓化物质,严重时可连成片,虽不深入果肉,亦不影响口感(甚至更甜一些),但对果实外观品质影响较大,进而影响鲜销。**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阳光玫瑰果锈产生的原因。

  从以往的资料来看,葡萄果锈形成的因素有很多,如遗传、气候、营养失调、机械损伤、农事操作、病虫害、产量负载等,回归到阳光玫瑰,以下几个因素对其果锈的发生影响较大。

  成熟度:阳光玫瑰果皮转黄色后,开始有果粒出现果锈,随着果皮黄色程度提高和时间的推移,果锈发生严重程度也逐渐增加。因此,果实越趋于成熟,留树时间越长,果锈发生率越高。

  含糖量:果实糖度在16~17度左右的时期开始发生果锈,其后症状随果实糖度的增加而增多,建议在果糖18度时及时采收。

  果实大小:一般来说,果粒较小, 果锈发生较严重;果粒较大, 果锈发生较少。所以生产**阳关玫瑰,应进行无核膨大处理,如采用25ppm赤霉酸+5ppm氯比脲溶液浸蘸果穗比较合适。此外,赤霉酸加氯比脲处理能降低葡萄果皮中白藜芦醇、香豆酸等酚类物质含量及木质素含量,使得木栓层活动受到抑制,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果锈生成。

  挂果量:适度控产,如每亩1500~2000kg可降低果锈率,过度控产反而会加重果锈的发生。当然,若是负载过大,会引起树势弱、果小,同样会诱发果锈。

  果袋颜色:颜色越深,果锈发生率越低。因此,套绿色或蓝色果袋对阳光玫瑰果锈的抑制及果皮的形成有利。

  用肥情况:氮肥施用过量会刺激果锈的生成,增施钙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果锈的发生。

  树龄树势:果锈多发生在2~3年的新树上,随着树龄的增加减少,树冠扩大结束后6年生以上有相当程度的**;树势中庸偏旺时,果锈发生少,反之果锈发生多。

  其他:果面机械伤多会加重果锈的发生;成熟期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会使得果锈多发。

  以上就是我们**的内容了,还想了解更多知识干货,随时关注网站!